8月24日,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依托龐大的石墨儲量、高質量清潔型產能、集聚型產業和先進的提純技術,正式被授予“中國石墨之城”稱號。該縣石墨礦物儲量占全國的47%,負極材料原料供應占全國超80%。此外,鶴崗還全力謀劃打造*零碳園區試點。
去年累計查明石墨礦石資源量22.89億噸成為國家戰略性礦產保供基地
“這是全國*的資源地。蘿北縣的(石墨)礦物儲量占全國的47%,晶質石墨的產量更是占全國半數以上,這兩個數據沒有任何地方比得上。”中國礦業聯合會書記、會長程利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蘿北縣的石墨是做負極材料*好的原材料,全國負極材料中使用的石墨,超80%來自這里。”
鶴崗市蘿北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地處小興安嶺與三江平原交匯處,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相望,邊境線長146.5公里,幅員面積6768平方公里。全球單體儲量、生產規模兩項*的綠色智能石墨礦山就在這里,年產可達600萬噸。
據介紹,2024年,蘿北縣累計查明石墨礦石資源量22.89億噸,石墨礦物資源量2.17億噸,平均品位9.48%,用物理方法即可直接產出含碳量98%以上的精粉,是國內罕見的優質天然石墨產地。目前,全縣擁有石墨探礦權14宗、采礦權6宗,其中云山石墨礦區是全球*大的單體晶質石墨礦。
此外,蘿北縣已形成國內開采能力*大、選礦能力*強、精粉產量*多、市場占有率*高的石墨生產基地,石墨礦石年產量穩定在600萬噸以上,石墨選礦能力超百萬噸(達到133萬噸),球形石墨產能擴至35萬噸,現已成為國家戰略性礦產保供基地。
“鶴崗市將發展石墨新材料產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搶抓資源型城市轉型機遇,全力推進石墨新材料產業高質化利用、高質量發展。”鶴崗市工信局副局長玄先達表示,鶴崗不僅僅注重儲備和產能,還打造了*提純優勢的黑龍江石墨提純加工中心;產品由單一的石墨精粉、球形石墨,拓展延伸至高純石墨、負極材料、石墨烯粉體、石墨烯潤滑油等多種產品,現已發展成為國內規模較大、具有較強市場話語權的石墨新材料生產基地。
邊開采、邊治理做到生產、生活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接近零”水平
一座資源型城市,在保證經濟發展的同時協同推進環保治理是一項需要決心和毅力的工作。
據介紹,蘿北縣始終堅持“邊開采、邊治理”原則,10.78公頃區域護坡整形、植被重建、地質災害監測等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形成“開發與保護并重”良性循環。其中,中國五礦600萬噸綠色智能礦山、溢祥石墨數字化車間采用智能化、標準化開采加工技術,做到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為行業樹立科學開發典范。
另外,云山石墨礦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礦石品質控制為主線,構建集資源數字化管理、智能生產管控、能源管理、碳管理及集成化安全管理于一體的國內*“5G+工業互聯網”露天綠色低碳智能石墨礦山,2023年9月被認定為省級綠色礦山,正在積極申報*綠色礦山。延軍農場十七連北山石墨礦通過道路硬化復綠、完善企業文化、提升“三率”(開采率、回收率、綜合利用率)水平,實現發展質效與生態效益雙提升,2023年9月同批被認定為省級綠色礦山。
鶴崗市發改委副主任初少峰介紹,鶴崗將零碳園區作為鶴崗市轉型發展的戰略突破口,全力謀劃打造具有鶴崗特色的*零碳園區試點。
據介紹,零碳園區是指通過規劃、設計、技術、管理等方式,使園區內生產、生活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接近零”水平,并具備進一步達到“零排放”的特定區域。
鶴崗零碳園區正是依托現有的石墨高質化利用產業園,以“綠電直供”為路徑,以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為導向,以打造石墨等新興產業集群為目標,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從綠色轉型需求來看,作為資源型城市,鶴崗的轉型核心在于擺脫對傳統高碳產業的依賴,培育低碳新動能。因此,零碳園區率先選擇高質化利用園區為依托,不僅是對資源的*優利用,更是對產業升級路徑的科學規劃,為鶴崗綠色低碳轉型奠定了堅實且可持續的基礎。
突破技術瓶頸石墨產品純度提升至99.99995%以上讓未來具有更多可能
中共鶴崗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府黨組成員高健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鶴崗始終堅持走資源開采綠色化、集群化、高端化之路。通過地方與央企協同發力,全力打造綠色零碳智能石墨礦山,推動產業向未來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帶動龍江石墨新材料產業高質化利用、高質量發展。建成了全球單體儲量、生產規模兩項*的年產600萬噸智能石墨礦山,著力打造以數據為驅動、礦石品質控制為主線的**的原材料基地。
中國五礦首席技術專家王炯輝向北青報記者透露,五礦石墨科研團隊繼去年成功開發出純度達99.99995%的超高純天然石墨產品后,科研團隊持續發力,連續在智能采礦技術、“柱-機聯合”選礦技術、高效球化裝備與技術、多源固廢協同利用、高溫連續提純裝備及技術、無硫可膨脹石墨制備技術、氧化石墨靜態制備技術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實現核級石墨、超高純石墨、高性能天然石墨負極材料、氧化石墨、無硫可膨脹石墨等高端石墨產品規模化生產,破解了我國天然石墨高端關鍵材料自主可控難題。
目前,五礦石墨僅用5年時間,建成全球產能規模*大的年產600萬噸綠色低碳智能石墨礦山、年產28萬噸石墨選廠、年產10萬噸球形石墨和8萬噸高純石墨生產線,為我國石墨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產業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保障。
高健表示,下一步,鶴崗市將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構建“保護性開發+全鏈式發展”新模式,全力構建以石墨新能源材料為主體,以核級石墨、儲能材料、超硬材料、石墨烯材料等“石墨高質化利用全產業鏈”為目標的“1+N”石墨產業發展體系,形成高端*、產業集聚的“強磁場”。通過科技創新將優勢礦產發展成戰略新興產業,全力打造高端石墨產業集群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