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主導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今年上半年,粉末冶金新材料、新能源裝備產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20.8%和19%;1月至8月,累計簽約落地優質項目74個……作為全省重要的鋼鐵基地,濟南市鋼城區已成為國內海洋工程用鋼、工程機械用鋼、風電鋼的主要生產基地,以“因鋼興城”為起點,確立鋼鐵、先進材料、新能源裝備、精密鑄鍛與裝備制造、綠色建造與裝配式建筑“3+2”主導產業,推動產業升級、集群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加快形成。
在金雷科技股份公司生產車間內,隨著大型設備有序運轉,一支支風電主軸下線發往全球。“我們已全面掌握風電主軸全流程制造工藝相關核心技術,在全球風電行業內率先實現了6MW超大異形孔鍛造風電主軸、18MW超大鑄造海上風電主軸等產品的研制。”公司總經理張振介紹。
目前,該公司具有年生產風電鑄造主軸1500支、鍛造主軸10000支、Ⅰ→V類大型鍛件2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正在實施的高端傳動裝備科創產業園項目全面達產后,可新增高端鍛件年產能18萬噸,帶動風電鍛造主軸全球市場占有率突破50%。
在精密鑄鍛與裝備制造產業領域,鋼城區鑄、鍛、焊基礎門類齊全,以金雷科技、匯鋒傳動為鏈主企業,構建起“原材料-核心部件-整機裝備”全鏈條,實現精密鍛件從紐扣大小到幾噸重的鍛件,再到100余噸的大型自由鍛的工業品全系全覆蓋,具備從零部件到成套設備的全流程制造能力。
8月13日召開的濟南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鋼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程學鋒介紹,鋼城區精密鍛件產業集群已成為濟南**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今年6月,粉末冶金產業集群成功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上半年實現產值10.61億元,同比增長20.8%。
據悉,粉末冶金是濟南市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魯銀新材、金山礦產為鏈主企業,鋼城區制粉產量穩居全球第三、亞洲*,國內市場占有率超30%,形成了以粉末冶金研發、制粉、制品加工為一體的全鏈條體系。
其中,魯銀新材料是亞洲*擁有還原制粉、霧化制粉和特種合金粉末三條生產線的金屬粉末生產基地。金山礦業通過自主工藝將固體廢棄物轉化為關鍵材料生產單晶體纖維,實現從原料到廢棄物利用的全鏈閉環。
此外,近年來鋼城區綠色建造與裝配式建筑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形成以高速鋼構、魯碧綠建為鏈主企業,覆蓋全產業鏈的綠色建筑體系。
項目謀劃、招引、建設是增強現代化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據介紹,當前鋼城區圍繞重點產業沿鏈謀劃項目102個,開工貝迪超低能耗系統產業園等77個工業項目。其中,21個項目竣工投產,今年累計招引簽約落地優質項目74個。
聚焦做強主導產業,鋼城區持續開展精準補鏈。其中,在精密鑄鍛與裝備制造領域,圍繞“鍛、焊、整機”三大方向精準發力。在鍛造環節,金鍛全自動輥鍛機、益友中重型數控鍛壓機等整機項目相繼落地;在焊接環節,光和智能、貝塞爾激光等6個項目相繼投產;在整機環節,推動嬴翔中重型無人機等15個項目落地,全力打造百億級“鋼城智造”集群。
在先進材料領域,鋼城區謀劃的魯欣粉磁項目已竣工投產,新增10萬噸制粉產能,同時招引中科芳綸膜、滌綸短纖維等8個項目,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在綠色建筑領域,推動貝迪超低能耗系統產業園等重點項目簽約落地,混凝土3D打印生產等5個項目加快推進,推動產業向“鋼結構+PC構件+外墻保溫材料+門窗”全鏈條升級。
程學鋒表示,接下來,鋼城區將加快金雷高端裝備科創產業園等32個投資過億元主導產業項目建設,推進益友中重型數控鍛壓設備等53個項目簽約落地,加快83個技改項目、14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推動20個擴產擴能項目竣工達產,推進“3+2”主導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