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6月3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工,計劃于2017年建成投運,是重點服務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輸出的跨區輸電通道。國家電網相關人士表示,該工程的開工標志著特高壓電網進入全面提速、大規模建設的新階段。
甘肅省地處我國大西北,具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是國家確定的大型風電光伏太陽能基地之一。截至2014年底,甘肅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008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17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占本地總裝機容量的比例達到36%,位居全國*。但由于輸送瓶頸制約,棄風棄光嚴重。
2014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駐點甘肅監管報告》指出,甘肅省2013年棄風電量31.02億千瓦時,占全國棄風電量的19.11%,棄風率20.65%,較全國平均10.74%的棄風率高出近一倍;2013年棄光電量約為3.03億千瓦時,棄光率約為13.78%。表明棄風棄光問題仍是影響甘肅地區風電光伏發電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
“ 建設酒泉-湖南工程,將有力促進甘肅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破解棄風、棄光困局,并將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國家電網有關負責人表示。更有業內專家表示,特高壓的建設將從根本上解決甘肅風電和光伏發電上網的瓶頸問題,甘肅地區的風電和光伏的裝機容量將繼續高速增長,帶動整個新能源產業的高速發展。2014年,甘肅風電開發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63萬千瓦,與2013年同比增長488.33%。
隨著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的高速增長,相關產業也迅速回暖。以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為例,2014年,風電制造行業企業業績均出現明顯增長。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棄風率持續下降,特高壓的建設提速,我國風電行業迎來新一輪裝機熱潮,風電設備行業盈利亦出現強勢復蘇。
特高壓工程的加快推進,將對風電光伏整個產業鏈形成重大利好,帶動相關產業的高速發展。風力發電設備通常由風輪、對風裝置、調速裝置、傳動裝置、發電機、塔架、停車機構等組成。其中,發電機是將風輪軸傳來的機械能轉變成電能的設備,是設備的核心,這將直接驅動永磁發電機的應用。稀土永磁發電機具有傳動系統簡單、效率高以及控制魯棒性好等優點, 具有越來越大的吸引力,需求量越來越大,逐步成為發電機的主流類型。
永磁發電機的永磁體需要使用大量的稀土材料。所以,風力發電裝機量的提高,*終通過發電設備,傳導到稀土永磁材料的消費。氧化鏑、氧化鋱等消費值得長期關注,也具備很高的投資價值。目前,這兩個產品已經在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和廈門商品交易中心上市交易,其投資價值正在通過交易平臺得到更好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