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產品,簽協議,磁迎八方客商;聊產業,話發展,磁聚四海精英。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廬江磁性材料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干勇等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開幕式,并在當日下午舉辦的專家論壇上作學術報告。副省長倪發科,省政府副秘書長余焰爐及省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市政協主席董昭禮,市委常委、副市長盧仕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昌壽,廬江縣委書記王民生、縣長刁吉潤、縣人大副主任尚新梅、縣政協主席夏明生等出席開幕式。
來自全國磁性材料行業的專家、客商及省市縣相關領導600多人相聚一起,共同探討磁性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剖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途徑,促進磁性材料企業與專家、學者間的互動和交流,培育與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
磁力無窮
“在推進礦業大開發、旅業大提升、農業大發展、城市大建設的同時,廬江依托一批能人,利用省會科技人才資源密集的優勢,成長壯大了磁性材料產業。廬江兌現4年前的承諾,舉辦這次論壇,旨在加速推進廬江‘中國第二磁都’的打造。”縣委書記王民生在開幕式上熱情洋溢的歡迎詞,博得了陣陣熱烈掌聲,令人豪情滿懷。
今天的輝煌,來自昨日的艱辛。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熊氏三兄弟相繼回鄉創辦磁性材料產業,經過十多年的拼搏,終于開花結果。近年來,廬江磁性材料企業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火炬計劃等省級以上科技計劃10余項,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開發了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高科技產品,部分產品達到國際*水平。
4年前,廬江縣舉辦*屆中國·廬江磁性材料產業發展論壇,名震“磁壇”,引來了同行業驚羨目光。經過4年的艱苦奮斗,廬江磁性材料產業從單打獨斗,走向構造高端產業鏈,并顯示出蓬勃的發展勢頭。目前,全縣已擁有磁電生產企業15家,其中有3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今年全縣磁性材料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4年來年均增長70%。
一花引得百花開,萬紫千紅“磁”滿園。在當日的開幕式上,金牛鎮與深圳市東方磁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年產600噸釹鐵硼生產線項目;萬山鎮與寧波宇達磁性材料廠、煙臺星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安徽新天瑞電氣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年產1000萬片釹鐵硼圓筒產品生產線,釹鐵硼全自動切片生產線,年產400噸非晶、超微晶、軟磁合金帶材料項目……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廬江磁性材料正以獨特的磁力優勢,吸引著世人關注的目光。
磁引高端
百聞不如一見。開幕式結束后,省、市、縣領導和參會者走進安徽包鋼稀土永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車間,副省長倪發科拿起一塊薄如蟬翼的合金片詢問有關情況,當得知這就是安徽大地熊公司與內蒙古包鋼稀土公司共同研發的新產品時,他豎起了大拇指,稱贊這個項目前景廣闊,大有發展前途。
不要小瞧了這個薄片,它是構建磁性材料高端產業鏈的“主要角色”。今年元月,上述兩家公司共同投資1億元,建設年產4000噸釹鐵硼速凝薄帶合金片項目,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創年產值20億元。包鋼稀土是釹鐵硼速凝薄帶合金片的原料,而釹鐵硼速凝薄帶合金片又成為釹鐵硼的主要原料,所有產品在園區內自行循環,產業鏈進一步拉長。
在安徽大地熊公司永磁制造車間,技術員王峰拿起一塊2立方厘米的黑色鐵塊,告訴記者:“你們剛剛看到的薄片,經過氫碎、制粉、成型、燒結后,就成了這個產品,其中包含了稀土元素中鐠、釹、鋱、鏑的永磁體,因為體積小、重量輕、磁能級和矯頑力高的特質被廣泛應用于消費家電產品、工業類以及國防等領域。”記者隨后逐一參觀了生產流程,感嘆磁性材料產業的變幻莫測。
這只是廬江構建磁性材料高端產業鏈的一個縮影。縱觀近年來廬江“磁壇”,可謂好戲連臺。為了配合安徽省推行的“861”行動計劃等戰略部署,廬江確立了未來產業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廬江縣磁性材料產業的現有優勢,大力發展磁性材料產業,以磁性材料的深度開發為主線,提升廬江縣磁性材料產業的檔次與市場競爭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采取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加強產學研結合,加快磁性材料及制品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并以龍磁、萬磁和東方磁等企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磁性材料及磁電一體化產品,并積極引進新的磁電加工企業。先后有高性能釹鐵硼、高性能永磁鐵氧體磁瓦、非晶態合金帶料及鐵芯等產品獲省高新技術產品認證,并擁有國際貿易自營進出口權,產品銷往美國、英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泰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先后與B&W、摩托羅拉、LG等世界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
磁話未來
臺上報告者旁征博引,縱橫捭闔;臺下聽眾認真聽講,踴躍提問。當天下午,第二屆中國·廬江磁性材料產業發展論壇在國軒雅典娜溫泉旅游度假村召開。盡管各位學者講述的是高深的化學知識,但臺下的聽眾并不感到枯燥無味,而是睜大眼睛盯著銀幕,生怕漏掉一個知識點,在廬江未來磁性材料產業進程中,他們既是領導者,也是實踐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于勇,臺灣
粉末冶金協會理事長、亞洲粉末冶金協會臺灣分會會長、臺灣磁性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張文成,鋼研科技集團功能材料事業部總經理喻曉軍,電子科技大學教授蘇樺先后就磁性材料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作專題講座。與會專家認為,廬江磁性材料產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希望磁性材料產業要由產業集群變成互補的產業聯盟,由現在的單一生產向生產和研發并舉轉變,由單一生產材料向生產材料和器具轉變,由單一產品向產品多元化轉變。
縣長刁吉潤在講話中表達了心聲:“今天能夠現場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演講,深受教育,很受啟發,也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了磁性材料產業的美好未來,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加快磁性材料產業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藍圖已經繪就,前景更加廣闊。在建設現代產業基地上,廬江未來主要是實施“兩新”帶動戰略,即依托礦產資源發展礦業深加工的新型礦業經濟,和發展以磁性材料為重要內容的新興產業,并且規劃到2015年,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產值30%以上,培育1—2個國內有影響的新興產業基地,基本形成*磁性材料產業基地、省級電動及新能源汽車零配件基地、特種金屬材料生產基地及LED產業集群四大新興產業基地,力爭到2015年全縣磁性材料產業總產值要超過百億元。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廬江的磁性材料產業正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成為朝陽產業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以絢麗多彩的姿態昂首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