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虛擬仿真、逆向檢測……據南極熊了解,日前,位于濟寧高新區創業大廈的山東省增材制造設計驗證中心進入運營階段。依靠該平臺,通過利用工業級3D打印技術,可提升工業企業設計驗證效率,節省傳統模具開發及小批量制造企業的設計驗證成本,助力企業新舊動能轉換。
節省企業設計驗證成本
“像這種汽車發動機氣缸上的進氣管,可通過3D打印技術直接打印出來。”山東省增材制造設計驗證中心執行主任張正碩順手拿起面前的進氣管模介紹,3D打印與傳統工藝存有不同,傳統工藝需將四根鋼管,經過打磨、切割、焊接等步驟,將其做成彎曲狀,再連接在一個鋼管上,且每個鋼管都需進行開模,每次開模需消耗1-2個月的時間,費用從幾萬至十幾萬不等。
“傳統加工是減材制造,而3D打印是增材制造。”張正碩說,增材制造則是以數字建模為基礎,運用軟件與數控系統將材料按照燒結、熔融、光固化、噴射等方式逐層堆積,“自下而上”通過材料累加成型的制造方法,具有無模化一體成型的特點。其3D打印技術設備更具備多種技術、各種材料、跨行業的增材制造和設計驗證能力。
僅7月試運營期間,中心已為多家企業交付8件產品。目前中心已正式進入運營階段,運營后,將以魯西南為中心,輻射全國,為企業提供3D打印模具、初樣及小批量生產的優質服務,幫助企業節省設計驗證成本,助力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產品滿足多行業需求 助力傳統制造業升級
在Polyjet快速成型驗證中心,多臺3D打印機正進行運作,透過機器外玻璃,可以清晰看到,隨著內部轉軸的逐層轉動,經過層層堆積的產品模型初見輪廓。待產品模型完成打印后,再通過精細化后處理,整個產品模型與實物無異。
“3D打印技術可直接打印使用件或結構件,部分產品可直接當實物使用。”張正碩介紹,工業級3D打印技術經過增材制造、虛擬仿真、逆向檢測、測量及后處理等方式,可在短時間內,打造出成型精度達0.05mm以內的高精度產品模型,再加上所采用的多種工業可測試材料,具有防火、耐高溫等特性,部分產品模型可直接使用。
“目前,中心配置增材制造、虛擬仿真、逆向檢測、測量及后處理等核心環節大型設備56臺/套。”張正碩說,中心作為以服務企業為核心,建設的具有產業集聚和發展*作用的“雙創”能力開放平臺,所打印出的產品能夠滿足航空航天、汽配、生物與醫療等企業對產品的模型、初樣以及小批量制造的需求,可極大限度的滿足企業在工業設計驗證的需求,助力有效研發。
下一步,根據區域內企業反饋,濟寧高新區還將進一步完善增材制造設計驗證中心建設,通過中心服務提升區域內工業企業設計驗證效率,節省傳統模具開發及小批量制造企業的設計驗證成本,提高初期產品的容錯率和可修改性,不斷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魯西南乃至淮海經濟區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