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轟鳴,焊花飛濺,全球汽車沖壓領域*大的單體沖壓沖床上架安裝、全國知名的鑫合鑄造廠開機運行、九江港*使用開頂柜裝運模具產品出口海外……盛夏時節,在江西九江修水縣模具數字產業園內,修水模具產業正迸發著蓬勃的發展脈動。
走進修水縣模具數字產業園,40多棟現代化廠房、智能化生產線、完善的產業鏈條……都讓人對這座贛北山城模具發展之路產生濃厚興趣。修水縣產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濤介紹,修水縣模具數字產業園通過平臺共享、資源整合、數字賦能等一系列產業協同創新,推動模具產業中小企業從“小而全”“小而弱”到“專精新”轉型升級,實現模具上下游集群鏈式發展,構筑模具全產業鏈條。
產業集聚 鏈式發展初具規模
修水縣堅定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緊扣省市制造業發展部署深耕模具成形裝備制造產業,大力推動企業集群鏈式發展。今年6月,修水*以縣域身份高調亮相全球規模*大的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并成功舉辦專場招商推介會,“修水模具”成為行業新焦點。
模具,又被稱為“工業之母”。從牙刷、小家電,到汽車、醫療設備,再到飛機、航天器……這些產品的生產制造,都離不開模具。模具生產的技術水平,是衡量一個地方制造業水平的重要尺度。
江西模界榮耀科技平臺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員工正在調試模具,對模具機床的各項參數進行優化
在江西模界榮耀科技平臺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焊花四濺。多條數字化產線滿負荷運轉,自動化機器人與工人緊密配合,高效完成焊接、切片、打磨等工序,全力趕制來自美國、墨西哥、德國及國內頭部車企的訂單,預計今年產值可達1.1億元。
截至目前,修水縣累計引進模具產業鏈項目56家,已投產35家,涵蓋模具加工企業8家、重點配套企業12家、小微模具配套企業15家。
數字賦能 智能制造提升效能
制造變“智造”,已成為園區升級的關鍵詞。
鏈主企業模界榮耀正積極申報省級“數智工廠”,耐斯機械、哲盛機械等重點配套企業已完成數字化改造,豪斯特、鑫合、宏科等產業鏈企業也正積極轉型。預計年底,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企業比例將超60%。
“產線自動化后,不僅整體效率比傳統模式提升30%,人工成本也能節省25%左右。”江西模界榮耀共享制造加工平臺總經理李輝賢介紹道。針對模具行業重資產投入、設備利用率低的痛點,占地1100畝、建成40棟廠房的修水模具數字產業園,創新搭建了研發、設計、制造、裝配、沖壓、檢測六大共享平臺,整合規劃了300多臺模具加工設備和60條自動化生產線供入園企業共享,有效降低企業資金壓力。
共享平臺帶來的便利,在宏科模具身上得到充分體現。公司負責人陳先生表示:“共享平臺極大地緩解了我們的設備投入壓力。以往需要重金購置的專業設備,現在可以根據生產需求靈活使用共享資源,大大降低了初期投資門檻和運營成本,讓我們能把更多資金和精力投入到核心技術和市場拓展上。”
政策護航 多維度優化營商環境
修水縣設立5億元模具產業引導基金,已支付2.76億元用于設備貨款及工程基建;“模具貸”授信3.8億元,已發放3.5億元,成功解決了10家企業的融資難題。此外,修水縣還配套出臺了涵蓋金融、住房保障等11條專項政策,吸引企業進駐發展。
5月中旬,落戶修水縣的江西耐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一臺300噸大型合模機,在修水縣委縣政府積極協調下,九江港用開頂柜裝運出口至巴西,不僅運輸上為企業提供便利,每年還能為企業節省30萬至40萬元的物流成本。
“此前,我們考察過很多地方,這里的優惠政策以及營商環境是*好的。”落戶修水,李文福覺得來對了,“從長遠發展來看,物流和供應鏈也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修水處于三省交界,周邊長沙、武漢等地有許多汽車配件企業,都是我們的客戶,運輸距離更短,物流成本更低。”落戶后,江西耐斯機械不僅享受到了政策紅利,還借助當地完善的產業鏈和便捷的交通,迅速融入了區域經濟圈,與上下游企業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產教融合 夯實產業發展根基
修水縣圍繞產業需求,深化校企合作。組織人員深入企業一線摸排用工需求,搭建供需平臺定向輸送人才;掛牌成立汽車車身研究院,聯合華中科大、西安交大、哈工大等高校及沙鋼、山鋼、漣鋼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強化技術攻關。
同時,修水縣創新采用“工學交替”模式,針對企業不同人才需求以及招工難等行業特點,在修水中等專業學校開設設計、編程、開發CNC操作等課程,為企業“訂單式”培養技能型人才,并與企業共同開發校本教材,投入資金購買企業實操設備,實現場景化教學,構建工學一體化培養。
目前該校已開辦29個模具“訂單班”,向模界榮耀、長興模具等企業輸送就業學生近400名技能人才,實現了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就業鏈的深度融合。“在校所學知識讓我實習得心應手,實習期月薪已超4000元,未來還將隨職級提升。”該校畢業生游海說道。
今年上半年,修水縣模具產業實現營收21.47億元,同比增長51.7%。其中,營收實現正增長的企業占比71%,增速超100%以上的企業16家,凈增量超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7家。
“產業園創新提出的‘產業協同、資源共享、數字賦能’發展理念,是驅動增長的核心。”修水縣產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濤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打造中部先進模具產業集群為目標,持續強化創新、延伸鏈條,以數字化智能化*產業升級,為九江建設區域制造中心和江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修水范式’。”(供稿:修水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