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科技董事長王明喜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暢談創業經歷、布局思路與業務理念。“從零起步到日出貨200萬件MIM產品,我們的消費電子業務充分發揮杠桿效應;如今布局傳動、散熱,橫跨汽車內飾、智能制造等領域,不同板塊之間形成飛輪效應,打造內部協同發展生態。”王明喜說。
打造MIM領域龍頭
把金屬粉末與粘結劑混合均勻注射進模具,成型之后再進行燒結、熱處理、機加工等一系列程序,這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MIM)工藝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醫療等領域,生產出的零部件具備高精度、高密度、高復雜度等特點。
“國內MIM行業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勢頭很猛,頭部公司產品性能已經達到*水平。”王明喜告訴記者,目前國內MIM行業有200余家廠商。雖然整體集中度較低,但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優勢明顯,在核心技術、材料開發以及客戶資源等方面具有較為深厚的積累。
以近年來火熱的折疊屏手機為例,鉸鏈結構是手機折疊性能的支撐,決定了手機閉合程度、折痕效果、機身厚度,直接決定用機體驗。而一個鉸鏈包含數十至上百個MIM件,是價值量較高的關鍵零部件,加工精度可達0.01mm。目前,精研科技的MIM件供應基本覆蓋國內外知名廠商的折疊屏手機。
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成功一定程度上造成此前精研科技業績來源單一問題。王明喜并不諱言這兩年消費電子萎靡以及海外大客戶更改設計方案對公司的影響。“舊產品的設計改了,我們為客戶開發新的方案。同時,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優化客戶結構。”
早在2019年,精研科技就開始從零件向下游組件延伸,順勢布局傳動與散熱業務,為長遠發展儲備增長極。同時,公司圍繞MIM核心技術,不斷拓寬產品應用邊界,從消費電子向汽車、醫療、智能家居領域拓展,MIM產品的客戶結構得到持續優化。
目前,精研科技的傳動、散熱兩大業務已分別獨立為精研動力、精研熱能兩家控股子公司;通過收購安特信、瑞點精密的方式,拓展精密塑膠零部件及終端產品業務;同時不斷提高制程的自動化水平,發展智能制造服務板塊,形成了六大板塊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
業務方向“快人一步”
橫向拓展諸多領域,能否有效搶占市場?面對不少投資人的疑問,王明喜對此充滿信心。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王明喜從貨運做起,并解決了當時通訊條件下卡車司機管理難的問題,用三年時間成為長三角地區規模靠前的民營貨運公司,旗下卡車數量過百輛。2000年左右,王明喜一頭扎進電腦零售市場,依靠“免費上門維修”這招,僅一年時間就把門店組裝機業務做到常州電腦城份額*。
“做生意,首先要先找到其中的門道,看準方向再出手,這些小小的創新點就能夠讓我*別人一步。”王明喜稱,2010年涉足MIM業務,彼時精研沒有人才、沒有資金、沒有資源,但因為敏銳把握幾個關鍵點很快就找到業務突破口。
“當時國內已經有不少公司開展MIM業務,但我調研發現他們大多在汽車、醫療領域,少有人做消費電子業務;原材料用的多是鎢鋼,不怎么做不銹鋼業務。”王明喜說,找到錯位競爭優勢后,緊接著著力解決國內企業欠缺的模具能力。“當時,國內公司大多通過外協解決模具問題,導致工期較長、修改繁瑣,響應能力不足。”
這些問題解決后很快在業務上見到成效。手機款式向不可拆卸過渡,產生了SIM卡托的需求。“通過傳統車削加工的方式,20分鐘才能生產一個卡托,單個成本十幾元;而采用MIM工藝15秒就能制造8個,成本大大降低。”王明喜表示,正是這款產品,讓精研科技進入消費電子行業,此后不斷進行設備升級、研發投入,產品慢慢擴展至充電接口、鏡頭支架等結構件,逐步成為行業龍頭。
發揮板塊協同作用
在王明喜看來,精研科技布局傳動與散熱,并非一時興起,也不是毫無基礎。“傳動和散熱都是萬億級大市場,業務天花板遠比MIM行業要高。在MIM領域的積累,可以幫助公司快速抓住這些市場機會。”
公司傳動業務包含傳動組件、精密傳動機構,覆蓋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汽車等領域。雖然看似跨界較多,但不少產品的發展一脈相承。以折疊屏手機鉸鏈為例,王明喜說,*初公司只能按圖加工,為客戶生產MIM件;后來逐步可以給客戶提供一些結構上的建議,幫助提升產品性能;目前,公司已經開始獨立組裝鉸鏈轉軸,向客戶出售成品。
收購瑞點精密也是基于這一業務邏輯。在汽車領域,常見的精密傳動機構包括電動尾門、自動門鎖、電動車窗升降、自動空調葉片等。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發展,傳動結構的配備增多,精度要求也更高。
“瑞點精密在汽車內飾運動結構件方面具有多年生產制造經驗和客戶儲備,可以降低我們進入汽車廠商供應鏈的成本。”王明喜介紹,許多傳統汽車結構件廠商專注于注塑工藝,不掌握傳動技術,而收購瑞點精密后公司可以將傳動系統和汽車內飾打包開發,形成完整的產品供應給客戶,充分發揮MIM業務、精密塑膠業務與傳動、散熱業務的協同作用。
在散熱業務方面,精研科技重點攻關液冷散熱模組的方案設計,并通過工藝制程優勢降低熱管等零部件生產成本。公司設計團隊均來自于全球資深散熱制造企業,具備十余年從業經驗,并瞄準超算、儲能、超充等多個領域。
“六個板塊在精研科技內部已經形成一個生態圈。以MIM技術為底座,不同板塊就像不斷旋轉的飛輪,相互促進帶動更多業務突破。”王明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