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年報季”,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陸續交出了2021年的全年“成績單”。
據了解,在國內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增長的帶動下,多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在2021年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不過,在取得亮眼成績的背后,汽車零部件企業還面臨著車規級芯片短缺、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挑戰。
寧波繼峰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繼峰股份”,603997.SH)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反復、汽車芯片的短缺、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給全球汽車行業的復蘇帶來了*的挑戰,也給公司帶來了挑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影響,各大汽車零部件公司正紛紛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以期搶抓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升股份”,603305.SH)方面表示:“關鍵汽車零部件多由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主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為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彎道超車的機遇。”
多家公司營收凈利“雙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繼峰股份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內飾件及其系統,乘用車座椅以及道路車輛、非道路車輛懸掛駕駛座椅和乘客座椅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全球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公司建立了覆蓋全球的生產和營銷網絡,在全球20個國家擁有近70家控股子公司。
年報數據顯示,繼峰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68.32億元,同比增長6.9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億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對于在2021年得以扭虧為盈的原因,繼峰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1年,在多重不利因素影響的行業環境下,公司持續推進與控股子公司格拉默的全球整合,從生產、采購、管理、研發、財務等12個方面全面展開降本增效措施。“也正是因為當初實施了降本增效措施,格拉默的經營業務得到了持續改善。”
“2021年,公司在毛利率提升、負債率下降、總資產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提升、人力成本占銷售比例下降等多項財務指標方面得以改善;同時,為滿足公司業務快速擴張的需求,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益,格拉默在2021年進行了多處新產能布局。”繼峰股份上述負責人說道。
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科技”,600081.SH)的主營業務為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銷售相關業務,涵蓋座艙與車身系統、制動及智能駕駛系統、電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動力總成部件系統。2021年,東風科技實現營業收入78.61億元,同比增長4.4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1億元,同比增長94.02%。
“面對行業持續深刻調整和負增長態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復、芯片嚴重緊缺、原材料大幅上漲等不利因素,東風科技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不誤,強力拓展市場的同時,千方百計解決關鍵資源短缺和產能瓶頸問題,精益運營降本增效,同步推進重大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任務,高質量達成全年目標。”東風科技方面表示。
旭升股份則主要從事精密鋁合金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并專注于為客戶提供汽車輕量化的解決方案。2021年,旭升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0.23億元,同比增長85.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3億元,同比增長24.16%。
在2021年度線上業績說明會上,旭升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汽車銷量均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盡管如此,公司營業收入和產品銷量仍保持快速增長。公司目前發展勢頭良好,在手訂單充裕,預計產品銷量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積極應對芯片短缺等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對公司2021年的業績影響相對較小。公司也將全力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同時做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方面工作,全力保障眾多海內外客戶的正常供應。”繼峰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缺‘芯’對公司2021年經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繼峰股份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由于芯片短缺是短期行為,且何時恢復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司的長期運營能力,公司無法采取大幅度關廠和裁員的行為。但是公司會根據主機廠反饋回來的信息及時調整生產計劃,調整采購和庫存計劃以降低成本,同時將密切關注后續缺‘芯’事件發展,并做好相關的預案。”
實際上,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的并非只有繼峰股份一家。東風科技在年報中也表示:“2021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芯片短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生等多重因素影響,汽車供應鏈安全等風險顯現,加之競爭日趨激烈,零部件企業將面臨運營成本上升、現金流緊張、供應鏈不穩等多重壓力。”
記者注意到,汽車芯片短缺等問題也給江陰標榜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榜股份”,301181.SZ)帶來了較大挑戰。4月12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參加標榜股份線上業績說明會,并向標榜股份董事長趙奇提出了芯片短缺帶來的影響等相關問題。
對此,趙奇回復稱:“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9億元,同比減少24.28%,主要受汽車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下游客戶的訂單需求下降導致公司銷售收入下滑,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汽車芯片產能問題正在逐步恢復正常。2021年,公司實現凈利潤1.01億元,同比減少18.36%,凈利潤下降主要受營業收入下降所致。”
而在原材料方面,繼峰股份上述負責人稱,價格上漲對公司2021年業績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公司正在綜合考慮成本變化、市場環境制定自身經營策略,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與下游客戶建立價格調整機制、與上游材料供應商簽訂采購協議價等,以減緩因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壓力,維持公司業務的穩健發展。”
“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合金鋁,公司依據客戶訂單進行生產排期,并進行原材料的采購。若合金鋁的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則會對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產生影響。公司與下游客戶不定期進行產品議價。”旭升股份方面亦在年報中說道。
搶抓彎道超車發展機遇
據了解,旭升股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較早,業務開拓范圍已覆蓋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大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消費地區,并在相應區域針對重點客戶或潛力客戶進行了產能布局。
東風科技方面也表示:“隨著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趨勢不斷顯現,給傳統的零部件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零部件企業必須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找準適合自身的轉型發展道路。”
民生證券研報則指出,智能電動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并正在開啟行業新一輪“朱格拉周期”,汽車零部件板塊為未來10年產能周期主要的投資方向。
“電動汽車的蓬勃發展帶動了‘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帶來了汽車產業鏈的重構,也給公司提供了進軍乘用車座椅的戰略性機會。”繼峰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造車新勢力”發展起來后,車型的迭代速度加快,需要像公司這樣能夠同時擁有*的技術、優質的品牌、出色的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的零部件廠商配合。
“當前,國產汽車品牌不斷崛起,并逐步走向海外,隨之將帶來國產供應鏈的崛起,給國產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帶來了更多的機會。”繼峰股份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
各大汽車零部件公司也積極推出新能源汽車型配套產品。趙奇介紹稱:“公司新能源汽車車型產品主要包括專用于PHEV、EV、FCV車型的冷卻水管、電池冷卻管總成、水管連接件等產品。公司仍將繼續開發更多新能源汽車產品,開拓更多新能源汽車客戶。”
繼峰股份上述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公司的乘用車產品不受限于車輛能源方式,隨著電動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公司也緊隨行業發展趨勢,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客戶。“除了在大眾、寶馬、奧迪、紅旗等原有客戶中同步切換新能源車型配套訂單外,公司還拓展了包括特斯拉、理想、威馬和蔚來等新興品牌的產品配套訂單。”
“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售收入實現了較快增長,占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逐步提升,但來自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收入占公司整體收入的比例仍較小。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與新能源車型的合作,積極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繼峰股份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