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是浙江省占比較大的重要特色產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但同時也存在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研發力量及人才儲備不足、產業知識產權壁壘嚴重、技術升級迫切、專利侵權風險大等諸多問題。在此情況下浙江省磁性材料知識產權聯盟應勢而生,聯盟將行業內創新主體集中在一起,發揮“凝聚態”作用來共同解決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各方面問題。
一、磁性材料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基本情況
浙江省磁性材料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由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磁性材料行業協會、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是一個由全國磁性材料行業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服務機構等組成的企業法人式的*知識產權聯盟。該聯盟致力于磁性材料知識產權資源整合與戰略運用,促進新型產業協同發展。聯盟成員單位包含磁性材料產業相關企業41家、科研機構4家、高等院校3家、服務機構及行業協會7家。該聯盟以知識產權布局和運營為紐帶、以專利協同運用為基礎,提升聯盟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能力;以求共同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助力磁性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共同應對國際技術貿易壁壘,維護磁性材料產業整體利益,為產業提質創新提供專業化知識產權服務。
二、目前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磁性材料知識產權聯盟強化“人才”“服務”“運用”“保護”四大體系建設,在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2021年、2022年、2023年連續3年被省市場監管局評為*知識產權聯盟。
01、緊抓人才體系建設,推動知識產權提質提量
聯盟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作用,針對中小微企業研發能力、管理能力、知識產權保護能力不足問題,專門建立了工作聯絡人制度,定期召開工作沙龍及針對性的主題培訓。組織“專利知識普和專利撰寫能力提升”“專利分析概述”等基礎類培訓提升布局能力;組織“專利分析概述及實操”等操作類培訓提升分析能力;組織“涉外知識產權風險及應對講座”等保護類培訓防范侵權風險。2023年,共開展聯盟內企業知識產權培訓20多次,參加人員916人次。通過循序漸進、主題分明的各類培訓,培育了一批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同時促進了知識產權數量逐年增加。2023年,聯盟內企業新增發明專利申請318件,PCT申請41件,新增發明專利授權189件。
02、推進服務體系建設,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專利信息分析是企業掌握產業發展方向、競爭對手動向并確定后續研究方向的重要內容。為服務企業需求,聯盟引進并建設專有專利檢索工具,為聯盟企業提供專利數據檢索平臺,提升知識產權工作效率和信息檢索分析能力;引入了智慧芽商業數據庫,方便檢索全球107個國家的專利數據,并建立各產業領域競爭對手的工作空間;構建知識產權創新綜合應用平臺,融合商標、專利現有技術檢索及專利的價值評估和分級等內容,一站式實現專利、項目數據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03、突出運用體系建設,助力知識產權成果轉化
構建聯盟專利池,以龍頭骨干企業為主注入專利160件,2023年共計開展免費專利許可162件次,有效解決了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不足問題。輔導聯盟內企業開展商標、專利質押融資工作,將企業“無形知產”轉為“有形資產”并享受政策紅利。2023年,聯盟內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11家,質押登記金額高達9億元。完成磁性材料業內*項低磁導率納米晶磁心專利標準的制定和發布,積極參與了磁性材料國家標準的制修訂5項,解決了當前磁性行業產品品種多,種類復雜,產品更新快等難題,為磁性材料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04、深化保護體系建設,助推專利產品市場開拓
通過預警分析,有效研判產業發展方向。通過專利檢索分析手段,組織開展對行業及競爭對手的專利技術分析評估,提供專利信息及深度分析報告。開展了晶界擴散工藝(PVD)全球專利檢索等26項專利檢索和侵權分析,為聯盟企業明晰全球核心專利分布和競爭格局,研判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規避知識產權風險提供有力支撐。將核心專利和外圍專利進行再組合、重新卡位,形成嚴密的專利網,與競爭對手形成有效對抗甚至在相關技術要點上構成反制,如在塑磁和Tcore電感領域挖掘高價值專利20件,準確地抓住了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主要發明點,對技術創新成果提供了更加全面、充分、有效地保護。實時關注磁性材料產業技術動態,重點關注競爭對手知識產權情況,對近年來存在侵權風險的專利進行公眾意見提交3次、展開專利的無效訴訟2次,成功將2件高侵權風險專利轉為無效,極大地保障了該產業的技術發展,有利于市場推廣。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從磁性材料知識產權聯盟運營成效看,聯盟充分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但在現實運行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01、對龍頭企業尤其是理事長企業依賴較大
磁性材料知識產權聯盟由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理事長單位,成立之初由行業協會牽頭,管理相對松散。2022年,聯盟完成了從合作組織式向企業法人制的轉換,由橫店東磁聯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等四家核心成員合資成立金華市磁盟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聯盟有工作人員7人,其中橫店東磁為*大股東。日常人才培養、產業專利分析檢索、專利導航項目申報、應對專利訴訟等各項工作主要依賴橫店東磁開展,聯盟內其他中小微企業雖然能積極參與聯盟活動,但對聯盟運營的整體參與度不夠。
02、缺少有效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人才方面,磁性材料知識產權聯盟雖然設立了專家委員會,并按產業技術分類設立了四個專家組,包括十多位院校和企業的磁性材料專家,但均非聯盟運營機構工作人員。經費方面,聯盟運營經費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股東注資,二是承接部門項目及獎勵。如2023年獲省專利導航項目1項或被評為*知識產權聯盟均可獲取一定的政府補助,可以維持普通日常運營。但是如果要開展產業性的較大分析項目,則存在資金不足、人員力量不夠等問題,缺乏科學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03、專利池中的專利與企業需求適配度有待提升
目前,聯盟專利池內有專利160件,主要由8家核心成員注入,專利池內主要是一些企業共性的,同時對專利權人的核心業務不會產生不良影響的有用技術專利。在開展聯盟內專利許可過程中,存在專利“供需”兩端不匹配、不平衡的堵點難點,往往存在企業需要的專利不在池內,或者專利在池內但還未獲專利權人(聯盟成員)許可,準予許可的專利與企業急需的技術關聯性不強等問題,導致專利池未能發揮*大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01、構建聯盟可持續發展機制
聯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財、物三方面的支持,因此構建聯盟可持續發展機制主要從這三方面入手,總的思路是做到既不增加企業負擔,又能有效促進企業知識產權發展。其核心做法是合并企業知識產權的日常管理事項,提高核心事項的服務能力。目前磁性材料產業聯盟已成立法人式公司,可以考慮有償提供聯盟內部分企業信息查詢、研發前檢索、知識產權培訓、侵權風險規避等服務,一方面可提升聯盟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升聯盟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效能并且節約成本。
02、提升聯盟成員歸屬感、責任感
磁性材料產業的整體轉型升級,只靠某一家或幾家企業是不可能實現的,從技術突破到規模量產、落地應用、市場擴張,需要漫長的周期和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合力,也就需要聯盟內成員真正參與到聯盟運營中來。一方面發動聯盟內各成員單位盡己所能補充專利池,避免僅靠幾家企業貢獻導致專利種類單一、專利需求適配性不高的情況;另一方面形成成員單位之間輪流舉辦各種交流活動機制,大企業辦大活動,承擔更多的聯盟責任,小企業可以幾家聯合辦小活動,提升中小微企業對知識產權聯盟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主動凝結在聯盟內發揮力量。
03、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在聯盟優化中的推進作用
知識產權聯盟主要作用是帶動行業知識產權布局和運營,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共同防御知識產權風險,從而促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承擔了部分政府責任。為更好促進聯盟運用和發展,讓聯盟能夠放開手腳在產業導航、產業規劃、平臺建設及服務、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做文章,需要政府對運營得當的知識產權聯盟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項目支持以及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