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工業發展速度加快,對復雜零件的需求增大,傳統加工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迫使企業尋求新技術以解決制造與發展困境。增材制造無疑是近年來發展*為快速的技術領域,其全新的成型方式徹底顛覆了傳統制造工業對材料加工的認知,從而被認為是解決當前高難度、高復雜性零件加工困難和成品率低問題的關鍵技術。與此同時,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大量資金開始涌向這個行業。
在此背景下,傳統的粉末冶金從業者看到了新的機遇,無論是全面轉型還是部分采納,發展3D打印技術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一系列3D打印球形金屬粉末和陶瓷材料開始涌入3D打印市場,眾多源于傳統成型方法的“新思維”給3D打印技術帶來了多樣性。傳統粉末冶金與3D打印技術正在碰撞出越來越絢麗的火花。
即將于2020年8月12-14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的“第十三屆上海國際粉末冶金、硬質合金與先進陶瓷展覽會”上,法國3DCERAM、法國NanoE、加拿大CNPCPOWDER、德國Breuckmann、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中天上材、博力邁、亙易隆、博瑞科、中航邁特、慧瓷、賽隆、恒基、費舍羅、饒稷、驊騮、大冶、雙菱、升利、普太等多家國內外參展商將集中展示3D打印產品,不僅包括先進的材料生產技術,還有基于粉末冶金和3D打印技術研發的創新型金屬和陶瓷打印機。
8月12日,展會同期將舉辦“陶瓷3D打印產業聯盟第二次理事會暨2020上海國際陶瓷3D打印高峰論壇”,中材高新、博力邁、3DCERAM、十維、博瑞科、慧瓷、魅湃、饒稷、清華大學、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廣東工業大學等教授學者、企業高管將齊聚上海世博展覽館。
材料是金屬3D打印發展的關鍵
金屬3D打印的主要市場是面向航空、航天、船舶、電子等*技術領域,同時也涵蓋特種工具、工藝品、首飾裝飾等廣泛的民用領域,是增材制造的核心應用領域之一,而金屬球形粉是這一產業發展必須的耗材,未來市場空間十分巨大。
01依托3D打印行業的高速發展,企業需以用戶需求及行業應用為導向
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寧波分院(展位號:A026)是以新材料和先進制造工藝技術研發為主的國家科研機構。2019年增材制造SLM工藝用15~53μm粉末銷量突破7噸,涵蓋TC4、TA15、TA1、TC11等牌號,產品在EOS、SLMsolution、Renishaw、Trumpf、易加三維、鉑力特、華曙高科等國內外知名品牌設備上得到驗證并大量使用。
02市場上金屬3D打印對粉末流動性要求很高,哪里有需求,哪里有研發
針對市場這一需求,湖南驊騮新材料有限公司(展位號:A048)進一步優化了粉末球形度和粒度級配,并通過后工序處理,使粉末流動性提高了30%以上。
03總有為打造粉末冶金/3D打印前沿技術與高端設備的國際品牌而砥礪前行
談及國內哪家企業較先開展金屬3D打印粉末技術,西安賽隆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展位號:B060)榜上有名。他們研發出40余種合*號的3D打印用高品質球形金屬粉末,在國際上率先采用PREP技術開發出球形鎢、鉬、鉭、鈮等金屬粉末。
04不少企業深信多維金屬制造在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僅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還成立了專題科研組
石家莊市大冶金屬粉末廠(展位號:B428)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生產的增材制造類不銹鋼粉末,在Renishaw制造的金屬打印機上獲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05除了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業發展需要另辟蹊徑
總部位于加拿大溫哥華的安徽中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號:B481)協同了數家3D打印前沿科技公司,在國內設立3D打印金屬粉末材料的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產品包括鐵基粉末、鋁基粉末、鎳基粉末、銅基粉末、鈦基粉末等,能夠滿足多種3D打印技術類型要求。
06針對高溫合金粉末、鈦合金粉末等開展大量打印測試驗證工作
中航邁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展位號:B608)以液態金屬霧化-近凈成形技術為核心,開展增材制造、粉末冶金、粉冶裝備等業務,擁有先進的制粉裝備、打印裝備、后處理及檢測設備50余臺套。中航邁特針對增材制造、3D打印、注射成形、焊接修復等工藝粉體應用,制定了多項粉體材料企業技術標準,參與航標、國標等標準的起草制定。
07多種粒度組成滿足不同的3D打印工藝和設備的應用要求
湖南恒基粉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展位號:B703)優化3D粉末制備技術,其生產的粉末具有高的球形度和高振實密度。粉末粒度分布窄,氧含量低(100-300ppm),適合高密度和全致密3D零件的制造。
08以推動增材制造產業化為核心,企業從產業鏈的前端出發逐漸具備為用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能力
工信部增材制造研究院授予的中國增材制造產業推進工程合作單位——中天上材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展位號:B765)今年也來參加展會。中天上材在緊耦合和超聲氣霧化等技術上擁有多項國內*的核心技術,可謂后起之秀。
小結:2020年,有別于傳統產品的創新型3D打印材料,市場需求依舊十分強勁,不少原材料生產企業將選擇進一步釋放現有設備產能,繼續擴大市場占有率,與高校合作開發新材料,拓展新領域,持續進行技術迭代,保持在國內增材制造粉末行業的優勢地位。
由于時間關系,更多企業未來得及提供資料,請您蒞臨展會現場觀摩。
3D打印設備市場占據產業主導地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2019上半年中國3D打印設備增長271.4%,已成增長新動能。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9年,中國3D打印設備產業規模達70.86億元,比2018年增長28.3%,在3D打印產業中占比45%。2019年,中國3D打印設備產業結構中,專業級3D打印設備產業規模57.11億元,占比達到80.6%;桌面級3D打印設備產業規模13.75億元,占比19.4%。
01國產高品質3D打印金屬粉末霧化制粉設備制造黑馬
株洲雙菱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號:A023)的金屬霧化制粉設備近年已在中國航天、武漢鋼鐵、萊蕪鋼鐵、昆明貴研、臺灣光洋集團、新加坡國家科技局等單位正常使用。
02從陶瓷、金屬3D打印原材料的制備,到3D打印技術和工藝的開發,以及貫穿陶瓷和金屬材料成型過程的光學測量乃至增強現實的3D定位技術
青島博瑞科三維制造有限公司(展位號:A150)源于德國Breuckmann公司,此次主要展出有奧地利LITHOZ高精度陶瓷3D打印機,表面光潔度可達0.4μm,無模具生產,專利的LCM技術,可實現氧化鋁、氧化鋯、磷酸三鈣、氮化硅、硅基材料、金屬陶瓷等20余種材料的打印。
03中國企業致力于打破以法國、奧地利等歐美國家為主的3D陶瓷打印機一直在技術上形成了壟斷趨勢
昆山博力邁三維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號:A155)推出的以SLA技術的100型150型200型等3D陶瓷打印機將打破這一壟斷,解決3D陶瓷打印難題,解決傳統加工復雜零件的困難。國內3D陶瓷打印雖在起步階段,但發展迅速。預測在未來的3-5年間3D陶瓷打印將會更多的得到應用與發展,更多企業將逐步解決傳統加工面臨的高難度高復雜性零件加工困難成品率低的問題。
04慧瓷智造:陶瓷3D打印在設備端和應用端崛起
東莞慧瓷智造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號:A158)是法國Prodways3D打印機在中國市場的一級代理商,同時研制配套設施與進行相關技術改良。針對不同領域的應用,研制功能性的陶瓷材料;同時能針對企業的大批量量產需求,開發功能性光固化樹脂材料。提供光固化3D打印陶瓷成型和燒結服務,也提供光固化樹脂材料的打印服務。
05憑借粉末冶金行業真空燒結爐的獨特優勢,延伸至3D打印行業
寧波恒普真空技術有限公司(展位號:B558)今年將在展會現場展出*新產品3D打印真空脫脂燒結爐,適用于金屬粘結劑噴射、線材熔融打印的脫脂與燒結。
06基于FDM技術的金屬3D打印技術,可打印材料種類廣泛
青島亙易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展位號:B558-2)的金屬3D打印機基于MIM工藝打印燒結,快速出樣。材料成本低,打印材料使用顆粒料。打印連續性好,不堵噴頭。和現有常用技術對比,操作和FDM一樣簡單,比FDM精度高;有SLS的效果,同樣需配合CNC機加工,設備和耗材成本省8成。
07金屬粉末熔融3D打印技術(SLM),汽車研發階段的主要應用技術
上海升利測試儀器有限公司(展位號:B768)通過自行研發的3D高溫熱處理設備、3D打印加工成型后,高溫熔融,極短工期內便完成該類產品的制作,并交付使用。制作過程中,采用真空高溫一體化處理技術,制作效率更高,免去了高溫氧化、后道處理工藝,同時,經產品指標檢測及功能測試,該工藝生產樣品較之其他工藝生產的同種樣品性能指標更優越。
08陶瓷打印是一個挑戰極限的技術,而生物陶瓷打印更是難上加難,距離產業化規模應用還有一定的距離。
嘉興饒稷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號:B803)在這項技術面前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今年參展主要展示國際上技術獨特的低粘度3D陶瓷打印材料和可靈活應用的CeramPlus-DLPFLEX陶瓷打印機。2020-2023,公司計劃將打通3D打印陶瓷材料在齒科修復相關產品的上市之路;建立完整的陶瓷3D打印材料和結構設計數據庫;拓展航空航天與精密鑄造行業的3D打印產品解決方案,形成規模。
09脫脂、燒結一次性搞掂
合肥費舍羅熱工裝備有限公司(C122)生產的3D打印脫脂燒結爐,工藝符合性強,結合陶瓷3D打印的工藝要求開發出的脫脂和燒結一次進行,控溫精準,溫場均勻。
10結合無機材料科學與增材制造技術,擁有快速制備復雜結構陶瓷件的獨特技術C100Easy
3DCERAM武漢三維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號:C290)自2001年開始專注陶瓷3D打印材料以及設備的研發制造工作。此次展會現場將展示*新機型C100Easy,并與觀眾面對面交流陶瓷3D打印相關技術經驗,分享諸多陶瓷3D打印在航空航天、軍工領域、珠寶奢侈品、生物醫療等方面的實際案例產品。
由于時間關系,更多企業未來得及提供資料,請您蒞臨展會現場觀摩。
3D打印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的應用延伸
2020年,為解決疫情防控中應急物資短缺的難題,美國、意大利等國紛紛利用3D打印機生產呼吸機配件、個人防護面罩。3D打印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反映出這項技術普及度的提高和應用領域的擴展。據《WohlersReport2020》數據,2019年全球增材制造(AM)行業的產品和服務收入為118.67億美元(約842億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了21.2%。3D打印技術目前已覆蓋了通訊、醫療、教育、航空航天、軍事等多個領域。
01在陶瓷納米顆粒3D打印中萌發的創新企業Nanoe
法國Nanoe公司(展位號:A152)在陶瓷3D打印技術上走在世界前列,為客戶設計、生產及提供打印機及相關打印材料,2018年推出新品牌Zetamix陶瓷和金屬3D打印絲。此外,還開發了一種不銹鋼長絲(316L),目前正在開發碳化硅、氮化硅、碳化鎢/碳化鈷和鈦絲。Nanoe的Zetamix產品線使粉末可用于大多數3DFDM打印機。
02NPJ技術打印陶瓷5G天線,高密度氧化鋯陶瓷材料結合3D打印技術為新的聲波機會打開大門
杭州普太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號:C212)集3D設計、打印,三維仿真業務,終端產品研發于一體的增材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引進以色列黑科技公司XJet的納米噴射技術因子,全面應用“精益創業”理念、“六西格瑪”模式,與全球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產品有:陶瓷雙工器、陶瓷5G天線、陶瓷無線耳機耳蝸、陶瓷助聽器等。
03把*藝術性、先進性的3D打印技術與堅毅、剛強、不怕火煉的碳化硅陶瓷材料相結合,創造出繁復的、個性化的、高精尖的產品
寧波伏爾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號:C265)近三年來一直在為做高性能的陶瓷而努力,開發熱壓陶瓷產品及3D打印陶瓷,在航天及軍工領域研發很多滿足客戶需求的各類產品,并且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未來,從航空航天、國防重工,到機械裝備件、化工電子,再到健康衛生、日常家居,都會發現3D打印陶瓷閃亮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