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百年牛墟名鎮的橫瀝,牛文化、牛精神對該鎮影響深遠。今年,橫瀝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大力發揚“三牛”精神,用老黃牛勤奮肯干的精神、拓荒牛開拓進取的精神、孺子牛甘于奉獻的精神,推進橫瀝創新轉型發展。
橫瀝鎮延續了400多年香火的古老牛墟依然矗立在原地,它也是見證橫瀝商貿繁榮發展的“活化石”。然而,它現在又要見證這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蓬勃發展。 橫瀝鎮提出,要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當中包括了模具制造、電子信息制造兩大 支柱產業。其中,模具產業一直是該鎮的主導產業,也是東莞8個重大產業集聚區之一。多年來,橫瀝模具產業產值保持年增長20%以上。該鎮提出,要以牛耕田那種精耕細作的專注精神,引導模具產業向專業化、精細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努力構建“模具產業強鎮”。
橫瀝鎮委書記 何植堯:“我們橫瀝重點加強培育模具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這兩個行業在橫瀝基礎比較好,培育它們作為橫瀝支柱產業,堅定不移把橫瀝的模具,從中國模具名鎮向中國模具強鎮的跨越(這個方向)去努力。我們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去培育我們的電子信息,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為橫瀝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重要的產業支撐。”
為了讓支柱產業能得到強有力的支撐,橫瀝提出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為此,該鎮將主動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借助松山湖、中子科學城等重大創新平臺的輻射帶動,共享科技資源,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園二期、模具產業孵化中心、航天云網橫瀝模具產業云專區等平臺建設。在橫瀝的創新驅動發展升級“大計”中,橫瀝協同創新中心升級版是其中重要一項內容。該中心目前已經成為省內政產學研合作的典型案例,在短短5年內引進高校院所科研團隊30多個,累計促成校企產學研合作項目65項。
橫瀝鎮委書記 何植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動力,我們重點去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我們橫瀝在原來成立協同創新中心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中心功能,打造創新中心的升級版,為我們的一些企業提供很好的服務。我們建立科技特派的工作站、科研成果庫、健全成果轉化機制 ,通過這樣不斷吸引、支持高校院所、科研院所到我們橫瀝來設立工作站,為橫瀝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技術的支撐。”
人才是*資源。在橫瀝協同創新中心的努力下,東莞市橫瀝模具技術培訓學院于2015年建成開辦,它是依托東莞職教城,與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共建的一所培訓學院,致力于培養模具業高技能人才,規劃每年可培訓模具學員2500人。在橫瀝,類似的模具人才培訓項目還有不少。與此同時,橫瀝還不斷加強與院校合作,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橫瀝鎮委書記 何植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資源,因此我們就加強人才的培育,我們在這方面主要是跟一些學校 高校合作,從多方面多渠道來培育引進人才,為企業提供人才的保證。”
今年,橫瀝提出,要加快建設活力生態文明小鎮的步伐,大力提升城市品質,保障生態環境質量。該鎮出臺了城市品質三年提升計劃,計劃共有8大類68個項目,市、鎮、社會投資總額達36億元。今年將重點推進東引運河二期整治、西環路行人道升級改造、四個公園升級等20多項工程,同時開展“三河六岸”綜合整治工程,打造濱河生態景觀。
橫瀝鎮委書記 何植堯:“我們的三河六岸做好以后,整個橫瀝的城市品質*是大大的提升。下來水質好了,河道兩邊的景觀好了,市民休閑的地方就多了,就更舒服。”
從古老牛墟發展到現代化產業體系,從農耕小鎮到建設活力生態文明小鎮,橫瀝用持續向前發展的實踐,對外展示出一段精彩的“穿越之旅”,而當中不變的是一以貫之的牛精神:勤奮、開拓、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