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汽車產業高速發展之后,齒輪產業在隨后一段時間陷入了低谷,而隨著近兩年航空航天、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領域的迅速興起,齒輪產業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將開始新一輪的快速增長周期。而且,新興領域對于齒輪的要求更高,這也催生了齒輪行業新的生產工藝、新設備的需求。
2025年8月28日,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金屬加工雜志社、汽車工藝師雜志社聯合主辦、河南河一工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齒輪技術分會協辦的第二屆齒輪傳動行業先進制造技術交流會在河南新鄉成功舉辦。來自河北恒工精密、鄭州華威齒輪、重慶青山工業、重汽濟南車橋、太重齒輪、泛洲諧波傳動、施邁傳動、重慶藍黛、洛陽科發傳動、遠東傳動軸等企業的總工、制造部負責人等近80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在致辭環節,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金屬加工雜志社曹雪雷社長提到,新能源汽車、風電、機器人、航空航天、低空飛行器等新興領域,對高精密、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齒輪產品需求日益增長。為了將國內外前沿的齒輪制造工藝和革新性實踐經驗傳遞到更多的用戶企業,幫助用戶一站式掌握先進制造技術創新所需的信息資源,助力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推動裝備升級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落地,金屬加工雜志社、汽車工藝師雜志社專門策劃組織了此次會議。
河南河一工精密工具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振宇在致辭中介紹到,河一工脫胎于國有企業的深厚積淀,承載著六十余年的技術積累與文化傳承,是一家專注于高效精密孔加工刀具研發、生產與銷售的現代化科技型企業。公司研發生產的精密機用絲錐、硬質合金鉆、多功能麻花鉆等上千種規格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軌道交通、船舶制造等領域,為包括齒輪在內的關鍵零部件高效精密加工提供解決方案,提供更高效、更穩定、更具性價比的刀具產品。
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2)原秘書長王志剛是齒輪行業的“老兵”,說起中國齒輪行業的發展,他如數家珍。他在報告中說,機器人用到的減速器,既需要完成動力的傳動,還要實現精密的位置傳動,因此,機器人精密減速器的核心要求主要有滯回曲線、傳動誤差和精度壽命三個指標,其疲勞壽命也是普通齒輪的數倍。
河南河一工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世照向參會代表講述了河一工的品牌故事。河一工的主要產品是鉆頭和絲錐,尤其是其*性的半拋絲錐和前拋絲錐在短短幾年內便做到了國內前三,其性能已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河一工以提升新質生產力為抓手,在精密螺紋刀具領域研發創新、產線升級,快速實施設備換人、機器換芯、生產換線,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打開了高端精密機加工市場,在更廣的品類、更大的市場范圍實現替代進口刀具的目標。
粉末冶金是采用粉末金屬壓制技術制造零件,與傳統的加工方法相比,粉末冶金齒輪具有高精度、高硬度、高耐磨性等優點。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齒輪技術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谷文金在報告中,對粉末冶金技術在傳動零部件領域的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并著重介紹了在新興領域齒輪制造中所具有的明顯優勢。
來自河北恒工精密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制造部部長王龍榜分享了RV減速器零部件制造工藝。他結合RV減速器零件的材料和性能要求,對制造工序、采用工藝及需要注意的關鍵因素做了詳細介紹,讓與會代表對RV減速器的制造有了更深的了解。
高永強是鄭州華威齒輪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的主任,他的工作就是研究齒輪的加工工藝以及相關設備。他把對高端齒輪制造的探索和研究,從工序和工藝細節方面進行了針對性的闡述,并且對制造設備、檢測設備的特點及質量控制的方法分享了自己的深刻理解。也正是采用了這些成功的做法,華威齒輪才能在其他齒輪企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逆勢增長,實現了產品和效益的雙豐收。
高精密齒輪的制造離不開優良的設備。埃馬克(中國)機械有限公司太倉分公司研發技術部產品經理周懿,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埃馬克的車齒解決方案。采用埃馬克的機床,可以減少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實現高精密齒輪的加工。
來自成都理工大學的王世松博士,向與會代表分享了他所在的鄧星橋教授團隊在實現精密傳動、提高傳動效率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成果。通過解決嚙合齒之間的側隙,可以提高蝸輪蝸桿10%的傳動效率。
在聽過了演講專家的精彩報告之后,在問答環節,與會代表與演講嘉賓展開了熱烈討論。
在技術交流環節之后,全體參會人員又參觀了河一工的生產工廠。在參觀過程中,參會代表又與河一工的工作人員問詢交流,對河一工的研發實力和生產能力有了更為直觀的感受,部分代表當場表示要試用河一工的產品。
齒輪傳動行業先進制造技術交流會,不僅是一個技術交流的平臺,更是一個合作共贏的契機,雜志社將持續為供需雙方夯實和擴大這個平臺,為推動齒輪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期待大家攜起手來,以新質生產力為指導,突破關鍵技術,解決加工難點,降本增效,實現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下先進制造技術的落地,打造行業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