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稀土磁性材料產量約占全國40%,擁有300家左右的磁材制造企業,集聚了全國約22%的稀土永磁材料企業。2021年初,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在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順利勝出,提出要打造具有標志性的稀土磁性材料產業鏈,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磁性材料先進制造業集群。
寧波在磁性材料產業上,已在全國取得產業發展先機,并在國際擁有強大的產業優勢,但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國內地區間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下,寧波需主動優化現有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加快實施產業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力爭成為奠定我國稀土磁性材料關鍵戰略地位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提高我國磁性材料的國際競爭力。
01、產業分析
產業概況
新材料是由基礎材料科學知識發展而來,通過工藝、裝備等新技術改造已獲得更優性能的材料。相較于傳統材料,新材料擁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發投入大、產品附加值高等特點,作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關鍵性要素之一,新材料技術的發達程度決定了制造業的先進水平,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其中,磁性材料又稱稀土磁性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是新材料領域中的關鍵戰略材料。
國內外發展情況
21世紀以來,全球各國搶占新材料領域戰略高地,20多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制定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啟動了100多項專項計劃,以大力促進本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
全球新材料產業形成了以美國、歐洲、日本為首,中國、韓國、俄羅斯緊隨其后,巴西、印度等紛紛追趕超越的格局。美國、日本、歐洲擁有成熟的新材料市場,多數產品占據全球市場的壟斷地位,是新材料產業的創新主體;韓國的顯示材料、存儲材料,俄羅斯的航空航天材料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我國的半導體照明、稀土永磁材料、人工晶體材料等領域發展較好。隨著中國、印度等國家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來臨,全球新材料市場的重心呈現出逐步向亞洲地區轉移的趨勢。
我國新材料產業基礎薄弱、整體技術處于價值鏈中低端水平、起步較晚,所處產業生命周期較歐美、日本等國家落后。我國將新材料納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領域后,開啟了新材料領域奮起直追的歷程。
2017年,工信部發布《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基于基礎材料科學將新材料劃分為三類,*類是包含先進有色金屬、先進鋼鐵材料、先進化工材料、先進建筑材料和先進輕紡材料等在內的先進基礎材料,第二類是包含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在內的關鍵戰略材料,第三類是包含石墨烯、金屬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液態金屬及新型低溫超導及低成本高溫超導材料等在內的前沿新材料。寧波磁性材料產業(又稱稀土磁性材料產業)屬于關鍵戰略材料中的稀土功能材料。
02、寧波市磁性材料產業集群分析
寧波是一座沒有任何稀土礦資源的城市,但歷經三十多年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稀土磁性材料產業制造和應用基地之一。
發展現狀
寧波稀土磁性材料產量約占全國40%,擁有300家左右的磁材制造企業,集聚了全國約22%的稀土永磁材料企業,產業集群化效應明顯。2020年,寧波86家規上稀土磁性材料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83.4億元,同比增長26.4%;實現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34.9%,在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實現了產值、利潤的雙躍升。如果計算上相關磁性材料應用企業,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去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62.5億元,同比增長20.1%。2021年上半年,規上企業完成產值140.3億元,同比快速上漲84.4%。
發展歷程
寧波稀土磁性材料的發展緊跟國家在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的謀篇布局,起步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1986年國家實施863高技術研究和發展計劃,作為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的戰略性計劃,提出圍繞新材料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和醫藥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等關鍵高技術領域為重點,組織開展一批研究專題、設立多項重點項目。寧波早期以山梨酸、山梨酸鉀、球形氫氧化鎳作為主要產品,開啟了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歷程。
在1997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即973計劃)推出,設立了包括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礎研究、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等在內的共11項研究項目。同時,隨著國家火炬項目計劃實施,寧波設立寧波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和寧波電子信息材料基地,納入國家科技部建立的37個國家新材料產業基地,開啟寧波磁性新材料產業的飛速發展。同時,以寧波中科三環、寧波韻升為代表的釹鐵硼磁材企業率先獲得了產品生產專利,寧波磁性材料逐步走向規模化發展。
2004年,中國科學院在浙江布局選址寧波,建立**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面向磁材產業的科技研發需求,寧波材料所成立了磁性材料事業部,寧波磁性材料的研發水平進一步提升。2010年,寧波建立了中國科學院磁性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以實驗室為載體,由海外引進一批高端科技人才,強化磁性材料產業人才技術支撐,建成“設計-制備-工程化”技術鏈,打通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通道,成為開啟磁性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開端。
2020年,寧波市制定《寧波市稀土磁性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明確以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培育領軍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建設人才梯隊等為重點工作,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2021年8月,《寧波市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印發,稀土磁性材料是其發展的重點領域。在寧波政府層面,著重做好政策引導,支持寧波磁性材料產業向高新技術發展。
03、產業布局
寧波磁性材料產業已初步形成統籌聯動的空間布局,慈溪、北侖、鄞州等區域作為稀土磁性中科院寧波材料產業化基地,重點發展釹鐵硼永磁材料制造加工,促進全市稀土永磁產業集聚發展。其中慈溪實現稀土磁性材料產值82億元,占全市比重31.4%,擁有全國*大的鈰磁體材料生產制造企業復能新材料公司;北侖實現產值65億元,占全市比重24.7%,擁有全國*早的燒結釹鐵硼磁材生產企業科寧達公司;鄞州實現產值40億元,占全市比重15.4%,擁有全國*大的釤鈷磁體生產企業寧港永磁公司。
鎮海區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為產業創新源頭,重點開展新型磁性材料制造技術研發與應用、產業公共服務活動、產業服務平臺等,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測試等服務支撐;杭州灣新區作為工程化基地,依托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杭州灣研究院,重點引進**人才團隊*的產業技術研究與工程化項目,形成新的增長極;其他區縣(市)加強磁性材料的下游應用市場培育發展,為產業壯大創造廣闊空間。
04、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發展建議
寧波在磁性材料產業上,已在全國取得產業發展先機,并在國際擁有強大的產業優勢,但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國內地區間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下,寧波需主動優化現有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加快實施產業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力爭成為奠定我國稀土磁性材料關鍵戰略地位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提高我國磁性材料的國際競爭力。
持續提高集群創新能力。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瞄準核心共性技術和卡脖子關鍵材料,在釹鐵硼永磁材料、高溫釤鈷永磁材料、高豐度稀土等應用新技術領域開展重大技術攻關。強化本地高校在磁性材料領域的科研布局,建立重點磁性材料研究實驗室,豐富產業科創源頭。建立政府競爭性項目經費、對外技術服務收益等多元投入模式,優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模式。積極對接國家新材料檢測評價平臺浙江區域中心、中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載體,開展檢測評價和公共服務等產業活動,提升產業集群發展活力。
推動產業集群化集聚。結合區域功能定位和發展空間,統籌謀劃產業布局,合理擴大稀土磁性材料產業用地指標。科學分析現有企業情況,引導低層次產品、落后工藝逐步有序退出,引導企業向高新技術、高端產品發展。圍繞龍頭企業及相關企業聚集較為集中的區域,設立磁性材料產業專業園區,提升產業專業化服務能力,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引導稀土磁性材料上下游關聯企業向專業園區集聚,重點提升產業集群化集聚度,強化本地企業協同化發展水平。
提升行業龍頭企業領軍水平。依托“雄鷹計劃”,支持龍頭企業實施全球化發展戰略,以參股并購、兼并重組等方式,建設面向全球資源、市場和人才的配置體系。在境外創建研發機構、銷售中心和制造工廠,*我國磁性材料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體系。借助單項冠軍、隱形冠軍、高成長企業系列培育工程,鼓勵優勢企業專注細分市場,設立專業化產業基金,支持培育磁性材料領域“專精特新”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