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陽科技(837663)將于3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同日從新三板摘牌。據介紹,公司是國內汽車座椅調節系統核心零部件的龍頭企業,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3.83%。
資料顯示,明陽科技發行價為11.88元/股,發行市盈率為16.99倍,發行股票數量129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53億元,用于“年產20,500萬件自潤滑軸承、5,300萬件汽車零部件、24,200萬件金屬零部件項目”、“新功能座椅及關鍵部件研發中心”。
戰略配售環節,公司引入7家戰投,包括力量資本、中山證券、華鑫證券、貝寅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吳江東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網上發行環節,公司網上有效申購倍數427.9倍,凍結資金623億元,創下年內北交所發行凍結資金新高。*終,2.99萬戶投資者獲配股票,獲配比例0.23%。
挖貝研究院資料顯示,明陽科技主要從事汽車座椅調節系統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自潤滑軸承(DU)、傳力桿(LG)、粉末冶金零件(PM)和金屬粉末注射成形零件(MIM)四大系列產品。
公司是國內汽車座椅調節系統核心零部件的龍頭企業。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2021年中國乘用車產量為2140.80萬輛。根據車型估算,2021年中國乘用車使用的可調節座椅數量為5201.43萬個。2021年,公司自潤滑軸承的銷量為9107.20萬件,傳力桿的銷量為1418.97萬件。以每個乘用車可調節座椅需要6個自潤滑軸承和1根傳力桿測算,公司自潤滑軸承、傳力桿在全國乘用車座椅調節系統零部件行業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9.18%和27.28%。
技術方面,明陽科技表現出比較強的實力。據介紹,公司形成了基于自潤滑板材薄壁粘接技術、自潤滑復合材料高溫復合技術、高精度小直徑異形空心管的冷拔成型技術、專用工藝裝備的設計制造技術。
2020年12月,公司獲得江蘇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證,2022年被國家工信部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3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5項。
在自主研發的同時,公司也與四川大學等外部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實現技術與實踐的創新與聯合。
另外,公司還是國家標準《塑料-鋼背二層粘接復合自潤滑板材技術條件第1部分:帶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減摩層的板材(國家標準GB/T39142.1-2020)》、行業標準《汽車座椅調節機構用粉末冶金滑塊技術規范(行業標準JB/T14396-2022)》的牽頭起草人。
業績方面,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28.47%,凈利潤為5066萬元,同比增長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