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發展改革委:
現就毛海波委員提出的《關于我省磁性材料產業發展的提案》,提出如下會辦意見。
一、前期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我省通過科技創新支撐我省磁性材料產業的發展。一是積極支持企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依托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公司牽頭承擔“可再生稀土功能材料二次利用技術”項目,開展稀土永磁廢舊產品的再生技術研究,國撥經費1500萬元;依托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牽頭承擔“特種鋼生產關鍵參數在線檢測傳感技術開發及示范應用”項目,國撥經費2500萬元。二是我廳在“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中,將高性能金屬材料列為優先支持方向。近3年,我省在磁性材料領域支持“高性能燒結釹鐵硼輻射磁環的開發與產業化”等項目10項,省財政支持經費660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5245萬元。三是組織印發《安徽省科技型企業服務手冊》和《安徽省科技部門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省+市+縣(區)”三級聯動服務體系,開展“雙倍增、兩清零、一提升”行動。截至目前,新材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3152家,其中金屬新材料高新技術企業1219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廳將持續積極支持我省磁性材料產業的發展,走“科創+產業”協同發展道路,通過科技創新*,為我省磁性材料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智力和技術支撐,推動我省磁性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1.組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是積極組織大地熊新材料股份公司等省內優勢企業牽頭申報或參與國家科技計劃新材料專項項目,提升我省磁性材料企業在全國的核心競爭力和知名度。二是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將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鋼鐵合金等高性能金屬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發,圍繞磁性材料的關鍵共性技術開展攻關,通過項目支撐*我省磁性材料企業不斷技術升級,賦能磁性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一是支持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科產版塊,依托科產平臺探索設立虛擬研發機構,實現研究者或機構在線運行,為科產供需對接提供精準匹配、智能推送、搶單揭榜等功能,實現產學研直接對接、直接交易。二是常態化深入開展“雙創匯”活動,發揮科技部門“拉鏈”作用,從供需兩端架設橋梁,實現企業需求與科研供給的精準對接,促進更多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雙鏈融合”。三是促進前沿科技研發“沿途下蛋”,完善成果轉化“一條龍”服務機制,以市場化手段加速成果轉化應用。
3.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一是組建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持續常態化服務企業,指導企業做好研發項目整理、知識產權申報、研發費用和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歸集等前期準備工作,積極培育更多磁性材料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二是支持中鋼天源等龍頭企業牽頭建立創新聯合體,開展共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科技協同攻關的強大合力。
4.加大產業人才引育力度。一是落實新一輪“江淮英才”計劃,健全科技人才引育使用機制。推廣“人才團隊+科技成果+政府參股+股權激勵”引才模式,依托各類項目、平臺,支持從事磁性材料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團隊在皖轉化科技成果、領辦創辦科技企業。二是支持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建設,實施“千人特訓營”行動,推薦全省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的磁性材料企業總裁、技術總監等參加培訓,體系化培養一批“五懂”企業科技人才,帶動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
2023年5月5日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省科技廳高新處劉王蓮 0551-6265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