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昌市新材料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641戶,實現營業收入1298.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18.11%。
作為南昌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柱,南昌新材料產業正以“穩中有進、質效雙升”的良好態勢,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加速奔跑。今年以來,南昌全面落實全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深化實施市“8810”行動計劃,推動新材料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能級顯著提升,為打造“中部先進制造業中心”筑牢根基。
1、集群成勢 區域協同構筑產業發展高地
南昌新材料產業的“聚”勢,源于“縣域特色鮮明、集群規模凸顯”的空間布局。據了解,2024年安義鋁型材、進賢鋼結構兩大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合計貢獻產值超420億元,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核心力量。
在安義高新園區的金鑫發鋁業生產車間內,智能機械臂精準抓取、傳送,數控機床高速切削,生產數據在中央控制室的巨屏上實時跳動。這里沒有傳統金屬加工的轟鳴與飛塵,只有精密設備高效協同的韻律。這座車間,正是“中國鋁材之鄉”安義縣邁向“中國鋁型材‘智’造基地”的鮮活注腳。
作為華東*、全國第二的鋁型材生產基地,安義已構建起年產突破200萬噸的產業規模,占據全國民用鋁型材市場70%以上的份額。2024年,安義縣鋁型材產業實現營業收入702.28億元,較上年增長14.46%,形成了從鋁型材到玻璃、五金件的完整配套產業鏈,擁有6個中國馳名商標、25個省*,是全國*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稱號的鋁型材集群。
在位于進賢產業園的雄宇集團生產基地,重型龍門吊揮舞著鋼鐵臂膀,將鋼梁精準吊裝到位;全自動生產線“吞吐”之間,一塊塊鋼板魔術般變身為裝配式建筑部件。
雄宇集團在進賢縣擁有兩個大型生產加工基地,業務涵蓋鋼結構全產業鏈,持有發明和實用新型技術專利30多項,僅裝配式建筑就有近20項專利技術。
據了解,進賢縣鋼結構產業集群內注冊企業128家,2024年規模達111.2億元,同比增長9.88%,形成從設計到制造、施工的全鏈條服務能力,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鋼結構生產基地。
集群效應在南昌全域多點開花。經過多年培育,全市已形成青山湖鋼鐵、安義鋁型材、南昌高新區精深銅加工、南昌經開區新材料等多個區域特色產業板塊,方大特鋼、江銅龍昌、晶安高科等一批龍頭企業*各子產業鏈穩步發展。
2、創新破壁 體系構建激活產業內生動力
近日,在晶安高科的產品展廳,該公司副總經理葉雄偉向記者展示著兩款市場上常見的智能手表!斑@個智能手表的表盤就是釔穩定氧化鋯制作的。鋯陶瓷有硬度高、不易磨損、耐銹蝕、永不褪色以及不易引起肌膚敏感等特點,目前成為各類智能穿戴用品的*材料!比~雄偉說。
“公司產品的穩定性*。在高純度產品上,我們的純度*同行5年。我們研發的投入占到銷售總額的3%以上,每年拿出約5000萬元用于研發!比~雄偉介紹道。晶安高科專注化學鋯領域的研發和精加工36年,已成為全球規模*大、品種系列*齊全、生產工藝行業*的鋯化學制品領軍企業,其系列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0%。
未來三年,晶安高科將持續深耕鋯系列產品、伴生鉿系列產品、鋯結晶母液提取有價元素回收等領域,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鞏固市場地位。
在江銅銅箔生產車間內,3.5微米鋰電銅箔從生產線輸出,進入比亞迪、欣旺達等國內新能源頭部企業供應鏈,同時出口印度等海外市場。“這批超薄銅是公司*新攻堅的銅基新材料,厚度約為頭發絲的二十二分之一、A4紙的二十八分之一,但其抗拉強度可達30公斤以上!痹摴狙邪l中心研發員鄧鑫說。
創新是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近年來,南昌通過搭建平臺、深化合作、加大投入,為產業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全市已建成江銅研究院、省鋁型材研究院2家省級產業研究院、1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涵蓋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多個領域。
這些平臺整合科研院所、龍頭企業資源,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僅2024年就促成10余項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有效提升了產業核心競爭力?萍紕撔缕脚_持續擴容,成為成果轉化的“孵化器”。
3、綠色轉型 生態優先擦亮產業發展底色
綠色是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走進方大特鋼廠區,高聳的高爐上方是藍天白云,縱橫交錯的管道如鋼鐵森林般整齊排列,與郁郁蔥蔥的廠區綠化帶相映成趣,松鼠、熊貓、鋼鐵俠等各類景觀造型隨處可見。傳統鋼鐵工業的粗獷與現代生態文明的精美,在這片“鋼鐵森林”中實現了*共生。
在綠色發展實踐中,方大特鋼早早布局,投入巨資推行清潔生產、推進超低排放。
2010年,開展二期技改工程建設,圍繞工藝先進、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和增強可持續發展后勁等目標,淘汰拆除落后生產線,并陸續實施完成近100個污染防治項目。
2013年,成為工信部首批頒布的45家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之一,也是江西省*入選的鋼鐵企業。
2021年,提前啟動實施燒結煙氣超低排放改造項目,
截至2024年底,先后實施完成90余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主要生產工序均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通過建設“5G+智慧工廠”超低排放智能化管控平臺,有效實現企業排放全過程的精準監測與高效治理。
2025年3月,開工建設超高溫亞臨界發電節能降碳升級改造項目,目前主廠房已完成封頂,項目正式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建成后預計年增發電量6.8億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36.49萬噸。
無獨有偶,江西核工業興中新材料有限公司一直從事鈷鎳精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鈷鎳精細產品細分領域處于國內*水平。近年來,企業持續打造智能化生產、智慧化管理、協同化賦能、綠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的現代化工廠,社會經濟效益大幅提升。據悉,公司投入資金進行數字化裝備改造后,每噸金屬生產可節水22%,每天節水近100噸、節電近400度,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了更多支持。
目前,南昌已建成11家*綠色工廠、21家省級綠色工廠,1家省級綠色供應鏈企業和17家省級綠色建材企業,覆蓋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主要領域。?從集群協同到創新驅動,從綠色轉型到質效提升,南昌新材料產業正以清晰的發展路徑邁向更高能級。下一步,南昌將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高端化、數字化發展,加大創新投入,創造更多新技術、新產品,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扎實推進“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不斷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提升產業鏈規模,依托現有龍頭企業,支持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兼并重組,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抓好產業鏈招商,延鏈補鏈強鏈,引進一批高端新材料企業。
●做優做強產業集群,結合縣域產業集聚區自身特點,加大相應政策扶持力度,為企業營造更優發展環境,助力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
●支持產業鏈條延伸,強化各產業鏈條內企業協作,努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強、特色優勢明顯、帶動作用突出的產業集聚區,助力南昌市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